蕭立朋Hsiao, Li-Peng

研究興趣

天然災害中熱帶氣旋(颱風)活動對於人類不論在經濟、農業、文明甚至政治上都有破壞性的影響,颱風災害是全球發生頻率最高、影響最嚴重的一種自然災害,每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超過 100 億美元,我們位處的西北太平洋更是熱帶氣旋生成最活躍的海域,平均每年約有 27 個熱帶氣旋於此海域生成,生成的數量占全球的 30%以上(Yumoto and Matsuura, 2001;Chan, 2005),而侵襲台灣的熱帶氣旋每年平均有 3 5 個,因此應該對此現象有更深的了解。而在全球暖化已經是無法忽視的事實,氣候變遷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未來,隨之而來的極端事件也將會越來越頻繁。因此深受熱力作用影響的熱帶氣旋在氣候變遷下,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是我有興趣的科學議題,希望增進颱風氣候研究,有機會更早提供預警以便於政府提早規劃應對方案。

代表著作

Hsiao, L.P., Tsou, C., & Yu, J., (2020): Investigating the abrupt change of tropical cyclone (TC)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y using different TC genesis ind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doi:10.1002/joc.6558.

Yu., J.-Y., L.-P. Hsiao, and P.-G. Chiu, (2018): Evaluating the Emanuel-Nolan genesis potential index: Contrast between North Atlantic and western North Pacific.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29(2), 201-214.

Hsiao, L.P., and Yu., J.-Y, (2017): A Typhoon Genesis Potential Index for Western North Pacific. Atmospheric Sciences, 45(3), 221-240.

研究成果介紹

熱帶氣旋生成頻率的氣候突變 利用熱帶氣旋(TCs)的生成指數,探討1979年至2014年北太平洋西部(WNP)熱帶氣旋生成頻率(TCGF)的氣候突變,並探討了導致突變的因素。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生成指數MoχGPI,相較前人提出的生成指數在空間分佈或時間序列與觀測結果表現較差,而我們所提出的指數與觀測結果更加一致。我們利用新的指數進行分項分析,進而討論大尺度環境參數對TCGF突變的貢獻。

氣候變遷下熱帶氣旋生成頻率的改變 Emanuel2010)等人提出了熱帶氣旋生成與環境場之間的關係,並提出了熱帶氣旋潛在生成指數(χGPI)。 在我的研究中,利用歐洲中距離天氣預報中心的氣候數據來探討兩個不同海洋盆地,颱風生成指數與觀測颱風活動的差異。 我們發現傳統熱帶氣旋生成指數能反映熱帶氣旋的季節變化,但在年際變化上西北太平洋地區的χGPI指數結果並不理想,與觀測結果不一致。 因此,我們修改了該指數,希望能提供一個更好的熱帶氣旋生成指數,做為評估在氣候變遷下熱帶氣旋生成變化的指標。

  • 博士
    中國文化大學
    地學研所 (2018)
  • 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
    地學研所 (2013)
  • (02) 2787-5847

  • leo74928

研究人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