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歷史

有鑑於地球整體的環境變遷已為人類社會永續發展不得不面臨的挑戰,人類唯有用科學的方法來清楚了解環境變遷的來龍去脈,才能從而制定出有效的對策與治理方法,基於這個領域的研究關鍵性,中央研究院於1999年啟動環境變遷研究計畫,展開中心的籌備工作,籌備期間的研究團隊隸屬於地球科學研究所。歷經四年的籌備期之後,環境變遷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RCEC)於2004年正式揭牌成立,並敦聘環境變遷研究計畫的主持人劉紹臣教授(本院第29屆院士)擔任首位中心主任。環變中心成立初期的研究內容包括大氣組成及大氣輻射收支的變遷、全球氣候系統的變化、台灣周邊海域之生物地球化學等領域,並且針對亞洲大陸的沙塵暴傳輸、台灣的臭氧生成與空氣污染、全球暖化情境下降水系統的變化、以及海洋酸化對珊瑚礁系統的影響等重要環境議題進行了多元的探討。其中基於氣膠對空氣品質及氣候變遷的重要性,環變中心與國內6所大學合作推動台灣地區氣膠濃度與組成調查,此為台灣第一次進行的大規模大氣氣膠田野調查,不僅開啟了環變中心對PM2.5的研究工作,也產出了我國第一幅PM2.5分布地圖。

攝於2004年4月。

2013年1月,本院遴聘王寶貫教授(本院第32屆院士)接任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隨著中心研究人力與資源的逐漸增長,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下逐漸形成氣候科學(Climate Science)、大氣物理化學(Atmospheric Physics and Chemistry)及水圈科學(Hydrospheric Science)等三個主要的研究群組:其中氣候科學著重研究全球與台灣區域氣候變化的科學規律;大氣物理化學研究台灣周圍大氣中之物理及化學,並檢測其變異及可能引發這些變異的機制及它們對環境及人類社會的可能衝擊;水圈科學研究東亞人為活動對於熱帶海洋環境變遷的影響。這段時間本中心主導的大型研究計畫包括:氣候與劇烈天氣的超高解析度模擬、跨領域都會PM2.5暴險研究及健康導向之預防策略、高解析度空氣品質診斷與預報模式發展、利用中國歷史文獻重建東亞歷史時期氣候序列、熱浪脆弱度研究與相關調適策略研議、淺水熱帶珊瑚礁生態系統在酸性的海洋環境中的比較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深度減碳邁向永續社會等,研究主題逐漸聚焦於全球暖化、劇烈天氣、空氣污染、海洋酸化等社會關心的重大議題。隨著各研究群逐步培養出擔負任務型重點計畫的研究能量,此階段的環變中心已成為國內相關部會和國際學術機構的重要夥伴,諸如綜整中研院、科技部及環保署的資源,與德國研究團隊合作執行東亞地區城市污染物傳輸與轉化研究(EMeRGe-Asia)、以及接受科技部委託組織台灣氣候變遷實驗室,推動建立「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TCCIP)等,皆是受到社會高度關注的研究焦點,研究成果對於我國在氣候變遷及空氣品質管理等關鍵議題的政策研擬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攝於2016年9月,員工旅遊。

2020年1月,本院遴聘陳于高教授接任本中心主任,帶領本中心邁向一個新的研究階段,在強化基礎科學與環境永續發展鏈結的目標下,首先新籌組了環境韌性與永續(Environmental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研究群組,來擴大環境、社會與經濟永續三面向之跨領域整合研究;另外,原有的氣候科學與大氣物理化學兩個研究群組,也已轉型為「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及「空氣品質專題研究中心」。原水圈科學研究群組也正致力於籌組新專題研究中心。這些新作為不僅讓有限的研究資源與人力,可以在科學專題上有明確的研究導向,同時也宣誓扛下了社會關鍵議題的科學責任。歷經二十年的發展,環變中心由籌備、草創、逐步成長,如今環變中心有超過20位研究人員及約150位博士後研究員及研究助理,是我國最具規模的環境科學研究機構。環變中心同仁經由持續發表高品質的研究論文及參與國際科學社群,成功地建立中心的國際聲譽,在諸如IAMAS、Future Earth、CMIP、Belmont Forum等國際上重要的大氣與永續科學組織中,均可以見到環變中心的同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日後環變中心也會繼續用精緻的科學,去探討更多全球環境變遷的議題,為人類的世代永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攝於2020年4月。

研究人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