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能專題中心
全球暖化下南太平洋西方邊界流增強海洋環流對地球的氣候調節十分重要。其中一種環流系統是位於太平洋熱帶和亞熱帶之間的經向翻轉流。此環流系統在調節數十年尺度乃至長期全球溫度變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太平洋翻轉流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赤道低緯度西邊界流,此位於索羅門海...
獎項榮譽
賀! 本中心 許晃雄特聘研究員兼人為氣候專題中心執行長 榮獲 2023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本中心 許晃雄特聘研究員兼人為氣候專題中心執行長發展「台灣地球系統模式(TaiESM)」與「高解析全球氣候模式(HiRAM)」, 精準模擬極端天氣在台灣特殊地理環境引發的災害,獲頒 2023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2023.12.07
學術演講
Observed invarianc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loud sizes with respect to regional climatologyTimothy J. Garrett 教授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University of Utah
2023.12.11 (一)
14:00 - 16:00
2034會議室
學術演講
環變大樓三所聯合演講-VI程毅豪 特聘研究員(統計所)/林玉儂 助研究員(地球所)/ 陳怡均 助研究員(環變中心)
2024.01.11 (四)
14:00 - 16:00
環變大樓一樓潤學廳
氣候科學、大氣物理化學、水圈科學研究計畫、環境韌性與永續
海洋能專題中心
全球暖化下南太平洋西方邊界流增強海洋環流對地球的氣候調節十分重要。其中一種環流系統是位於太平洋熱帶和亞熱帶之間的經向翻轉流。此環流系統在調節數十年尺度乃至長期全球溫度變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太平洋翻轉流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赤道低緯度西邊界流,此位於索羅門海...
摘要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能夠減少負面影響並確保生態系統服務的安全。然而,NBS在提供效益的潛力尚未被評估。水、糧食和能源對人類福祉至關重要。本研究強調NBS在水、糧食和能源方面的重要性...
近年來,先進的衛星開啟了全球高解析度微量氣體觀測的大門。具有高空間解析度的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 (TROPOMI) NO2 柱狀密度(column density)使我們能夠用以推估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即時的衛星觀測提供了有別於傳統排放清...
在古氣候研究上,Heinrich event(H事件)是指北大西洋海洋沈積物中突然出現了大量的粗顆粒陸源物質,推測起源於冰棚擴增、斷裂成冰山漂入北大西洋,冰山溶解後這些顆粒便沈積於海底,是一個千年尺度的北大西洋冷事件,它會經由溫鹽環流(thermohaline)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