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 - 最新研究成果

海洋熱浪研究

在北太平洋地區,海表面溫度的變化與大氣活動有著緊密關聯性,其中風-蒸發-海表溫度回饋(Wind-Evaporation-SST feedback)及雲-輻射-海表溫度回饋(Cloud-Radiation-SST feedback)等機制為目前被廣泛接受的理論。前者說明海表面盛行風與海水蒸...

瞭解更多
海洋洋流串連了北大西洋與亞洲季風區的氣候變化

在古氣候研究上,Heinrich event(H事件)是指北大西洋海洋沈積物中突然出現了大量的粗顆粒陸源物質,推測起源於冰棚擴增、斷裂成冰山漂入北大西洋,冰山溶解後這些顆粒便沈積於海底,是一個千年尺度的北大西洋冷事件,它會經由溫鹽環流(thermohaline)影...

瞭解更多
近40年來台灣森林碳儲蓄量穩定中成長

森林生物量之累積被視為地球系統中(或陸域生態系中)碳儲蓄重要一環。然而,此一儲蓄量卻容易受到人為與自然環境的干擾的而產生變化。本研究嘗試透過模式模擬與不同的因子實驗設計嘗試了解不同環境之擾動因子對於森林碳儲蓄量所產生之衝擊,並...

瞭解更多
鋒面雲系的水同位素含量

[同位素是什麼?同位素告訴我們什麼?]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質子數、不同的中子數的元素,以氫為例,自然界約有99.989%為1H,有0.012%為氫的同位素2H(氘,Deuterium)。由於同位素質量數不同,當發生相態轉變時,較重的同位素會傾向留在液態/固態,導致同...

瞭解更多
重建台灣的地表覆蓋變化

若是想要了解台灣過去的地表覆蓋變化與氣候變化的關聯,該怎麼進行呢? 首先需要蒐集足夠長時間的參考資訊,例如:歷史文獻的記載、人文/地理圖籍以及近期的衛星影像來重建歷史的地表覆蓋資訊。本研究嘗試蒐集上述資料來產製台灣過去一百多年來...

瞭解更多
颱風對氣候的影響: 天呀!我把副熱帶高壓變瘦了!

颱風是夏季西北太平洋最劇烈的天氣現象,帶來災害但也是台灣水資源的重要來源。數十年來的研究告訴我們,西北太平洋大氣與海洋環境(如海水溫度、副熱帶高壓與其南側的季風槽低壓帶)是決定颱風的生成、移動方向與速度,以及強度的重要因素。但是...

瞭解更多
雲微物理對氣候模式中對流雲的模擬重要嗎?

全球氣候模式的對流雲模擬一般都忽略雲微物理過程,或是採用粗略的做法,例如假設固定大小之常數來做雲水轉雨水的估算,我們嘗試將一雙矩量暖雲雲微物理參數法新增到台灣地球系統模式(Taiwan Earth System Model, TaiESM)的積雲參數法中,來模擬對...

瞭解更多
地轉軸傾角變化對東亞季節性的影響

地球自轉軸的傾角(相對於繞日公轉的軌道面)支配了季節的存在,其以數萬年為週期的變化常被預期可牽動古氣候季風系統的發展。然而古地質的氣候紀錄中卻罕見地軸傾角的訊號;東亞地屬當代季節性複雜之最,其軌道尺度的古氣候變化卻似由另一軌道參...

瞭解更多
不同地理位置紀錄不同氣候歷史!

地球科學家的基礎訓練是用今天的現象去解釋過去的記錄,不過他們更相信過去的記錄是人類可以預知未來的工具,近年來鐘乳石被廣泛地被應用於古氣候研究,其重要性可相比於兩極的冰芯,因為它有三項優點:可被精準的定年、時間跨距長且連續、時間解析...

瞭解更多
了解對流與降雨的未來時空變化

降雨是氣候系統和人類社會和生物圈息息相關的一環。在各種降雨過程中,大氣垂直方向的對流上升,通稱大氣對流(atmospheric convection),不但是造成劇烈降雨的主要過程,同時也是地球系統能量、水氣以及動量垂直傳輸的重要過程;對流降雨的變化和未...

瞭解更多

研究人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