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
年代數據是從古氣候紀錄中解析出太陽活動對亞洲季風影響的關鍵亞洲夏季季風百年到數十年尺度的變化仍不是非常清楚,主要因為這個時間尺度上缺乏主要的驅動力,從能量的觀點來說,太陽是地球上所有氣候變化的基礎,理論上它應該會影響地球上所有的氣候變化,而觀察太陽黑子是一種直接暸解太陽能量變化的方法,但是...
研討會
Beyond 1.5°C:氣候變遷調適專家論壇為回應當前全球面臨之重大挑戰,中央研究院將於2025年6月30日至7月3日舉辦「2025中研院學術大會」,由廖俊智院長親自號召,廣邀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共同參與,針對尖端且迫切之跨領域研究議題展開深入對話與交流。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舉辦 ”Beyond 1.5°C:氣候變遷調適專家論壇” ; 本論壇聚焦於「調適」作為因應氣候變遷不可或缺的行動面向。淨零固然為長期努力目標,然而根據IPCC與多方研究顯示,唯有調適行動與減緩策略並進,方能有效降低風險、強化社會與生態系統的韌性。
2025.07.02
學術演講
1. Introduction of Asia Hub i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Professor Jiaguo Qi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Spatial Sciences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 and Earth Observation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25.10.03 (五)
15:00 - 17:00
2034會議室
氣候科學、大氣物理化學、水圈科學研究計畫、環境韌性與永續
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
年代數據是從古氣候紀錄中解析出太陽活動對亞洲季風影響的關鍵亞洲夏季季風百年到數十年尺度的變化仍不是非常清楚,主要因為這個時間尺度上缺乏主要的驅動力,從能量的觀點來說,太陽是地球上所有氣候變化的基礎,理論上它應該會影響地球上所有的氣候變化,而觀察太陽黑子是一種直接暸解太陽能量變化的方法,但是...
空污已是全球化問題,然而高空空氣污染監測資料卻非常缺乏。本中心與德國布萊梅大學為主的歐洲研究團隊合作,在2018 年春季進行東亞飛機觀測,並藉由WRF-Chem模式,成功印證東南亞生質燃燒對區域大氣環境及氣候的可能影響。研究顯示,生質燃燒污染...
摘要 珊瑚礁是地球上具有生物多樣性與價值的生態系統之一,為人類社會提供漁業、海岸保護及生物多樣性等諸多益處。為有效管理和保護珊瑚礁,理解其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具重要性。環境經濟核算系統(System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ccou...
全氟與多氟烷基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是近年來受到高度注目的新興關切汙染物之一,它們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工商業的製造過程與產品之中,時至今日,PFAS已遍及於我們周遭的環境、無所不在。PFAS也被...